陕西7处丝路遗产旅游全攻略
导语 6月22日,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丝绸之路横跨欧亚大陆,申遗部分22个遗产点在中国,包括各帝国都城、宫殿群、佛教石窟寺等。其中陕西有7处遗产点,这七处分别是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城固张骞墓。下面,就让小编带你提前走进这七处申遗点,去感受丝绸之路独特的文化魅力。
兴教寺塔
价值特征:佛教传播史上最著名的人物、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及其弟子窥基、新罗弟子圆测的舍利墓塔,展现了佛教沿丝绸之路传至长安后的发展及其对朝鲜半岛的影响。
景区简介:倚少陵原而建的兴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这里是我国著名高僧玄奘法师的长眠之地。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师圆寂后葬于白鹿原唐高宗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为樊川风栖塬并修建了五层灵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肃宗题:“兴教”二字,从此取名兴教寺。
兴教寺坐北朝南,门内钟鼓两楼夹道对峙,气象庄严,远眺终南山,峰峦叠嶂,景色秀丽,是佛教人士游览和瞻仰玄奘遗迹的胜地。寺内藏有明代铜佛像、缅甸玉佛像各一尊,还有历代经卷数千册。周总理曾陪同印度总理尼赫鲁来此瞻仰玄奘墓塔。
兴教寺塔又称玄奘灵塔。位于长安区兴教寺慈恩塔院内,玄奘(602-644),唐代高僧,唯识宗创始人之一。圆寂后初葬白鹿原,总章二年(669年)迁葬今址立塔,建立寺,肃宗赐额"兴教"。陪葬其侧的有两弟子窥基和圆测灵塔。玄奘塔为方形五层砖结构,通高约21米,底边长5.2米。一层较高,面南辟龛室,内置玄奘塑像;二层以上实心壁面隐出倚柱,阑额,斗拱,叠涩檐下砌两排菱角牙子。塔身收分适度,造型庄重,为早期楼阁式塔的典型作品。两侧弟子灵塔均为方形三层,高7米左右。其中"窥基塔"为唐永淳元年(682)始建,大和三年(826)重建;"园侧塔"为北宋政和五年(1115)由终南山丰德迁来灵骨时所建。
旅游攻略
景区门票:免费
景区交通:长安县杜曲镇少陵原畔,乘坐917路可以到兴教寺路口。
彬县大佛寺石窟
价值特征:建于7—10世纪,是中原文化鼎盛时期唐代都城长安附近的重要佛教石窟寺。其唐代泥塑大佛为长安及周边地区规模最大,体现了石刻大佛艺术自西域东传及在关中地区的流行。
景区简介:大佛寺旧名庆寿寺,位于彬县城西十公里的泾河南岸,建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 年)。现遗址以大佛石窟为主,外围古色院墙及其他相应保护性建筑。石窟呈半圆形,径约21米,高30米,内有石雕佛像三尊,大佛依岩跌坐居中,高24米,上体穿窟室中心而上。两旁为胁侍菩萨,身高5米左右。造型优美,雕刻精细,线条流利。窟壁凿小佛龛400个,其中小佛石像各有造型。大佛洞﹑千佛洞﹑罗汉洞是其中保存有造像的主要洞窟。另外大佛寺外还有其它零散小石窟,其中的石佛像,经过千年风雨水沙浸漫,虽失昔日风采;但千年沧桑又造就了与山水合一的灵秀韵味,其间释义,真是不可言喻。
旅游攻略
景点位置:位于彬县城西十公里的泾河南岸。
景点门票:20元
交通:大佛寺在彬县城西北10千米的312国道边上。从西安、咸阳、乾陵乘去长武、平凉的车可以经过,或者乘车到彬县再搭车过去,不过也得等长武方向的车,班次比较少,耐不住性子可以坐蹦蹦车,最少10元,20分钟到。
张骞墓
价值特征:公元前2世纪汉帝国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辟者张骞的墓葬,与丝绸之路开辟这一东西文化交流的重大世界性历史事件密切关联。
景区简介:张骞,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其故里在汉中城固县城南2公里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墓地在县城西2.3公里处饶家营村,现为张骞纪念馆,属陕西省人民政府1956年公布的首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骞墓座北朝南,南北长35.6米,东西宽20米,高5米,成覆斗形。四周古柏参天,竹影婆娑。墓前一对汉代石虎雕工粗犷,姿态雄伟,格局大方。
百姓缅怀张骞,赋予石虎以神话色彩:传说他们是张骞泛搓时所得天宫织女的一对支机石。解放前,这一对石虎一直是当地百姓祷病乞嗣求雨的神灵。
陵园整体以献殿为中轴,对称分布。献殿内置著名书画家张重光所绘大型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凿空图”。东西配殿为展室,分别推出“张骞生平伟绩”展览和具有鲜明陕南特色的民间艺术展览。阙式大门青砖筒瓦,古朴大方,两阙相对,飞檐斗拱,再现了两汉宫阙的建筑特色。
旅游攻略
门票:10元
地址:城固县城郊
交通:西安城南客运站乘坐到城固的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