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助力长征八号火箭飞行

导语 12月22日12时37分,长征八号首次飞行试验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实施,火箭飞行正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西安对于此次飞行也有着很大的助推功劳。

  12月22日12时37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首次飞行试验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实施,火箭飞行正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此次西安硬科技再次发力多方面助力“长征八号”为任务成功保驾护航。

  西安“金牌动力”全新组合,助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此次,位于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为发射用运载火箭提供助推、一级、二级发动机及辅助动力系统。

  在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家族中,“八号”是新生的一代,是我国首款国家立项商业运载火箭,未来将成为我国主力中型火箭,承担起商业发射的重任,此次发射也为未来火箭回收进行了先期技术验证,为今后长征八号火箭改进版可实现芯级与助推器回收重复使用奠定基础。

  液氧煤油发动机首次实现,大推力节流技术

  此次,长征八号运载火箭芯一级和助推器均使用由六院研制、生产、试验的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虽然已应用于现役多个火箭型号,但在长征八号火箭的应用,依然需适应新的飞行剖面和环境条件,特别是发动机节流技术的应用,给研制团队带来了新的挑战。为实现发动机的可靠工作,航天六院研制团队充分识别技术风险,完成了发动机节流工况工作适应性、组件工作适应性、推力调节技术可靠性、组件环境适应性等多项关键研制项目的分析、仿真及试验验证,与总体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交流,开展了发动机与总体推力调节控制器、伺服机构等匹配性热试车考核。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确保每一项任务、每一个环节稳妥可靠,以确保首飞任务顺利。

  此次发射任务中,位于西安的771所为任务配套了箭载计算机和三级动力测控组合,为任务成功保驾护航。

  箭载计算机是火箭控制和精确入轨的关键保证,相当于火箭的“大脑”,能够有条不紊地完成箭体参数录取、飞行轨道计算、飞行轨迹卫星导航信息误差修正以及控制指令输出等多项复杂的控制任务,保证火箭准确入轨。为了让“长八”的“大脑”更强健,项目团队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使得其性能和可靠性大幅提升。

  三级动力测控组合是动力测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接收动力测控系统测控工作站指令,实现火箭的第二级燃料加注自动控制的任务。为了让“长八”燃料加注过程更加安全、可靠,项目团队采取了多项措施,使其安全性、可靠性大幅提升。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