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成为西安人--第二章 行程安排
导语 一位朋友告诉我,去西安除了拜谒始皇陵、瞻仰兵马俑,还有一件必做的事是听秦腔。听了秦腔,你的魂儿才彻底留在了西安。他还特别提醒我,一定要吃过泡馍喝过西北的烈酒,才听得出秦腔的苍凉;一定要爱上西安的女子,才品得出秦腔的味道。
秦腔
TIPS
★易俗社:钟楼下的易俗社有近百年历史,它成立于1912年,被剧作家田汉称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艺术团体。易俗社每周五、周六晚上7点45分在西一路案板街的剧场演出,有电子屏幕显示唱词。
★民间自乐班:在西安,如果你运气好,经常会碰见秦腔的即兴表演,在城墙根下、护城河边、公园林阴中、小巷门楼前,观众即演员,演员即观众,且不分男女老少皆可进去吼上几声,个个有板有眼字正腔圆。
第二次去西安时正值我人生的“瓶颈期”,心情有点沮丧,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目的,在西安的游走内容也变得截然不同。摇滚乐是我此次西安之行最大的震撼。
城墙间的游走
在西安,到处是四方的城墙,残断的碑石,通向皇陵的蜿蜒古道。随处可见的城墙切割了天空,也切割了我的眼睛。那不完整的灰色,一如我心里压抑着的沉重,于是游走西安的城墙成了全部的内容。
游走于城墙之间,会感觉到风吹过来的都是历史。西安的城墙最早修建于明朝初年,当时是以隋唐的城墙为基础,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防御外敌,所以固若金汤。与北京遗留的几个城墙最大的区别就是西安的城墙一般厚度大于高度,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
我喜欢每天傍晚从钟鼓楼广场中间的那座城门往北走,那里不但有伫立千百年不动的城墙,还有周边喧嚣吵闹的夜市排档。城墙是灰的砖墙,偶尔有一段尚未修缮的,露出黄土的颜色。城墙下有一些绿树,偶尔有一两棵围拢起来的,便是古树了。沿着城墙溜达,你会有一种游走于前世今生的感觉。